张家港市第十二届政协一次会议提案第94号:关于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国家扶持政策的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因其经济性、环保性突出,越来越得到市场认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数据,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体销量的比例将达到7%以上,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将占总体汽车销量40%。按照汽车年产销规模3000万辆计算,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将达210万辆。在此形势下,我市立足现有汽车工业基础,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抢抓市场机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实基础
1.规模优势逐步显现。根据统计,2015年我市规模以上核心汽车制造业企业3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1.09亿元,利税2.22亿元。2016年1-10月,实现销售68亿元,利税2.5亿元。目前,全市拥有商用车整车(改装)车资质5家。新能源商用车、专用车整车(改装)资质企业3家,均集中在乐余镇,分别是友谊汽车、牡丹汽车、益茂客车。
2.配套企业种类齐全。经过多年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不断提高,能够提供汽车后桥、底盘附件、刹车、锂电池、冲电桩等上千种汽车零部件产品,培育了一批现代威亚、东熙汽配等零部件供应商,金鸿顺、友邦精工等车身生产企业和银河电子、华为电子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配套企业。
3.锂电产业支撑有力。出台《张家港市锂电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建成国家火炬张家港锂电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了以国泰华荣、银河锂业、索尔新能源、天鹏电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锂电企业,不论是上游碳酸锂、电解液、功能添加剂,还是下游动力电池、PACK、BMS技术都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和产业环境。
二、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整车研发能力不足。整车企业研发资金普遍投入不足,缺乏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技术研发团队、管理团队,拥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不多。仅益茂客车是“姑苏”、“省双创”人才企业,有一定的研发基础和研发团队。
2.整车生产规模偏小。现有牡丹、友谊、益茂等3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均是生产纯电动商用车或专用车,企业总资产都在4亿元以下,年销售额在5亿元以下,新能源汽车生产尚在起步阶段,年生产能力均未突破1000辆。缺少具有高端技术含量、产业链带动作用明显的规模型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
3.生产资金压力较大。由于新能源汽车国补资金、省配套资金申请周期较长,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性流动资金占用较大,回笼周期延长,资金存在较大压力。同时,受补贴政策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存在观望情绪,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1.注重产业链招商。一是发挥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品种齐全、锂电池等新能源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方面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招商,以此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二是围绕“电机、电控、电池”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分析产业链中缺失的关键技术项目,有针对性地引入人才、技术、资金、项目,推动产业链的整体发展。三是发挥新能源汽车整车资质优势,引进产业资本实施强强联合,对友谊与上海瑞华、益茂与浙江富来森等现有整车企业并购合作项目,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推动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2.实施政策扶持。一是明确产业规划,尽快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在空间布局、发展目标、突破重点、发展路径、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二是实施重点项目政策倾斜,对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的核心项目,在审批、资金、土地、人才和产业配套等方面予以支持,优先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用地。三是加大现有整车企业扶持力度,针对新能源车国补资金带来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建议协调金融部门对新能源汽车国补融资进行专项综合授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3.推进产学研合作。一是依托长安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系统等方面推进校企合作,全面推进产业提档升级,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二是设立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鼓励现有企业加强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人才团队建设及推进产业化进程。三是改进和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服务,加快引进新能源汽车国内外优秀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对引进优秀人才的企业给予奖励。
4. 加强行业引导。一是成立新能源汽车行业联盟,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研究机构之间的有效沟通,促进行业交流。二是开展各类行业技术研讨、交流和培训活动,积极向企业宣传蕞新的产业政策,分享业内产品信息与投资动向。三是组织产业内上下游企业配套对接等活动,引导企业间进行专业化协作,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锂电产业作为我市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形成了国泰华荣、华盛化学、森田新能源、银河锂业(天齐锂业)、索尔新能源、天鹏电源等一批在国内外锂电行业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成长型企业,形成了上游碳酸锂、电解质盐、电解液、功能添加剂,中游小型动力锂电池、锂电PACK(电池封装)及BMS(电源管理系统)、技术装备,下游锂电终端应用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部分产能规模和市场占有能力已走在全国前列。锂电产业完善的产业链条和较强的产业基础为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和环境。如索尔新能源的动力电池系统在2016年新能源专用车领域装机量排名行业第十,与东风、华晨、南汽等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展开合作。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引导,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我市新能源整车生产从一开始仅有益茂电动车研发生产,到后来友谊汽车、江南汽车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再到2014年牡丹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投产运行,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目前我市新能源整车资质企业有3家,分别是友谊、益茂、牡丹,均集中在乐余。在乐余以及周边经开区、凤凰镇聚集了大量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包括现代威亚、金鸿顺、友邦精工等知名企业,成为省内较为集中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并且随着银河电子等企业新能源充电桩业务的顺利开展,我市新能源产业链不断完善。
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背景下,我市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如天鹏电源总投资3.6亿元的年产6亿AH动力锂电池及模块组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竣工,新项目产品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如牡丹汽车总投资3亿元的牡丹汽车年产10000辆高档客车项目,已完成土地、环评等相关审批手续,预计8月份可开工建设。企业在加大产能、设备投入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科技创新的投入,锂电池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建设研发载体、建立产业发展联盟等手段,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如国泰华荣、华盛化学等重点锂电企业每年研发占比始终保持在5%以上。在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的同时,研发人员比重也持续提高。如牡丹汽车2014年开始投产销售,目前员工260余人,其中就有工程技术人员45人,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工程技术人员就有22人。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1. 产业规模较小。通过近几年的培育发展,我市新能源锂电产业已成为我市的优势产业,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涌现了一批10亿元以上规模的龙头企业。与之相反,我市具有新能源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仅有3家,并且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处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初期,如牡丹汽车2016年仅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我市新能源整车远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对整个锂电产业就无法形成有力的拉动作用,也无法有效利用我市锂电产业链上游的产业优势,无法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2. 资源要素紧张。随着张家港近些年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日益匮乏,而新能源汽车行业较其他行业相比,对场地空间要求较高,土地资源需求十分巨大,这也成为制约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除了土地等要素的制约,人才的匮乏也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线专业技术工人培养和招聘难度增加,用工成本逐年提高,另外,企业间人才竞争愈演愈烈,间接推高了人力资源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稳定发展。
3. 资金压力显现。我市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企业原始资金积累不足,自有资金缺乏,融资能力又较差。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项目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在产销过程中,垫付资金多,资金周转周期较长等特性,对流动资金的需求较大。随着2016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不确定性,3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出现了一定的观望现象,新能源汽车生产出现了一定的停滞。
提案准确反映我市新能源发展现状,也提出我市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研发能力不足、规模偏小、资金压力较大等问题,提出的建议也是今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此,我们将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通过合理的产业规划引导企业发展。一是结合张家港市现有锂电产业、汽车产业、电动汽车配套产业发展基础,引导现有牡丹、友谊等客车改装企业以及银河电子等充电桩生产企业,进入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和其它电动车辆生产及配套领域,据此发展电动汽车电机、充放电设备并进一步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技术应用产品等。二是实施精准招商,强化产业链招商,瞄准国内外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吸引一批旗舰型新能源汽车大项目落户建设,从而与我市锂电上游产业进行有效衔接,带动整个锂电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保障企业发展。近年来,我委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对我市两家新能源生产企业发放财政补贴6810万元,发放奖励研发资金120万元;另外对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企业和个人,共计发放省级财政补贴5882万元,从供需两方面合理引导我市新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2016年6月,我市又发布《张家港市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规划》,有效保障了我市充电桩等新能源配套设施的建设。接下来一是继续落实好各级政府的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政策,从购置补贴、税费减免、充电电价优惠等多方面着手,有效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二是完善公共资源要素调控机制,提高服务效能,通过构建“绿色通道”,将土地、能源、资金等公共资源和生产要素向重点培育的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企业优先配置。三是拓展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积极推进银企合作,组织推动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启动财政担保扶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拓宽行业的融资渠道,通过政府投贷联动、鼓励风险投资进入、引导企业上市等手段帮助企业融资,缓解资金压力。
3.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助推企业发展。一是进一步落实技术创新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做强技术、做精质量、做优品牌,着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重点实验室等科创载体建设,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依托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长安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等现有科研平台及高等院校,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全面推进产业提档升级,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二是以优惠政策措施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和创新团队,努力造就一批相关产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大力引进创业、创新人才团队和掌握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领军型人才,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
版权声明:本文由张家港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