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张家港厂房出售出租招商 > 正文内容

枣庄市人民政府

  “8010”对标登高行动,落实工业企业“8010”对标登高情况“双月+季度”调度通报工作机制,强化日常调度监测。1-8月,全市40家企业达到营收6.67亿元以上时序进度,完成43家培育目标的93%,其中4家企业达到营收66.7亿元以上时序进度,完成5家培育目标的80%。

  组织开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帮包“背对背”评议工作。加大对骨干龙头企业政策支持力度,落实企业营业收入首次“过门槛”奖励。用好市级领导结对帮包和“双月+季度”监测通报机制,助推企业加快实现登高发展。

  统筹推进“个转企、产转法、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400家。

  全面摸排2023年度营业收入1000-2000万元、2024年有新建项目并有望达产的规下工业企业,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加大企业升规纳统政策宣传和扶持力度,提高企业升规积极性。组织召开全市工业企业“升规纳统”工作调度推进会,与各区(市)工信部门及相关镇(街)交流相关工作经验,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1-8月,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3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242家。

  加强对入库企业的联系走访、动态监测、跟踪服务,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拟升规”企业提质扩规,督促达到标准的企业及时“升规纳统”。

  支持枣矿集团聚焦主业加快产业升级、做实总部经济,推动地企合作走深向实。

  1.帮助枣矿集团分年度制定“8010”登高行动目标,定期调度梳理营收情况,1-8月,枣矿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03.26亿元(不含物产公司数据)。

  2.帮助企业梳理技术改造项目,抓住盯紧滨湖煤矿、田陈煤矿等一批具有显著拉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1.用好市级领导结对帮包和“双月+季度”监测通报机制,助推枣矿集团加快实现登高发展。

  2.持续盯紧一批具有显著拉动作用的工业技改项目,加强协调服务,推进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达效。

  充分发挥“链长制”作用,用好各类产业基金,支持山能鲁化、联泓新科、潍焦薛能、威达重工、海王医药等链主企业扩规增效,引导“专精特新”卡位入链,加快构建上下游协同、全链条联动的良好产业生态,力争“6+3”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2%。

  落实“链长制”工作机制,推动延链项目招引建设,联泓格润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预计今年完成总投资的60%,潍焦集团25万吨/年丁辛醇及18万吨/年苯胺项目正在加快装置安装,25万吨/年丁辛醇及18万吨/年苯胺项目已于9月举办开工仪式。1-7月,全市规上化工企业实现营收282.7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利润6.5亿元,同比下降29.7%,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8.3%。

  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稳投资、稳增长的支撑作用,加快推动签约项目落地、落地项目建设、建设项目投产。

  抢抓我市被列为全省工业母机“三核”之一的重要机遇,以高端化、柔性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全力突破机床关键零部件和成套设备制造。

  联合济南、青岛、潍坊申报的济青枣潍工业母机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4年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荐3个机床行业项目申报2024年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第二批)。

  引导机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继续推动煤电、化工、建材、纺织等产业技改提升、链条延伸,加快实现提档升级、质效双增。

  1.印发《枣庄市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行动计划》,加强对煤电、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技改项目的梳理调度,帮助企业谋划新上技改项目。1-8月,全市在库工业技改项目共计42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48.9亿元。

  2.充分发挥鲁化、联泓等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存量企业新上项目。今年以来高端化工产业链新签约亿元及以上项目12个,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12 个。

  3.抓好水泥行业转型升级。多次到鲁南中联、华沃(山东)水泥、联合王晁水泥开展调研。目前,东郭水泥已完工并正式运行;泉兴水泥已于2023年10月完工并调试运行;华沃(山东)已于2023年9月动工,目前工程进度完成70%;鲁南中联已于2023年12月开始动工;联合王晁水泥已完成产能置换、立项等手续,正在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4.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省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训班,鼓励企业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

  1.认真贯彻落实《枣庄市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行动计划》,继续加强对煤电、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技改项目梳理调度力度,积极主动靠上帮扶,推进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早投产、早达效。

  2.聚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深度谋划、招引延链项目,推动新能源光伏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的项目布局建设。

  3.靠上推动水泥行业产能置换项目建设。全力推动鲁南中联、华沃(山东)、联合王晁水泥通过产能置换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项目建设,进而推动全市水泥行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

  4.鼓励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加大技改力度,延伸产业链条,鼓励精细化发展。实现产品从初加工、粗加工、低价格向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转变。

  按照“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的原则,引导各开发区重点培育2—3个特色产业,力争开发区工业投资和规上工业总产值均增长12%以上。

  引导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重点培育煤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薛城化工产业园重点培育以焦化项目为基础,向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延伸;峄城化工产业园重点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和甲醛化工新材料产业两大主导产业;枣庄市市中区水处理剂产业园重点培育以水处理剂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水处理剂上下游产业。

  加大对各园区企业的帮扶力度,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产城融合”因地制宜实施扩区调区,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园区发展空间。

  已开展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薛城化工产业园扩区调区工作,市区两级均成立了扩区工作专班,并制定扩区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对扩区工作实行周调度,重要情况向市政府领导汇报。

  深入园区开展调研指导,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园区扩区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园区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扎实开展“企业满园”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大力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加速推动“工业上楼”、打造“垂直工厂”。

  截至8月,全市新建工业标准厂房123万平方米。

  积极走访标准厂房建设现场,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存在难题,指导区(市)加快推进工业标准厂房建设工作。

  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亩均效益”评价等改革,加强开发区监测考核和激励约束,赋能园区发展提速增效,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

  联合市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关于认线年“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通知》(枣工信字〔2024〕28号),对“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梳理报送省厅我市2024年亩产效益参评企业名单,全市共2948家企业参评,其中规上1042家,规下1906家,开展有关数据采集工作。起草我市“亩产效益”评价工作报告并报送省工信厅。梳理总结我市及各区(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经验做法并向中国信通院申报,我市1件综合案例获评2024年度优秀实践案例。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进枣庄高新区锂电池制造、滕州机床等“产业大脑”试点建设。

  枣庄高新区锂电池制造“产业大脑”已上线发布,并完成与省平台的对接,已开发普惠金融、产业地图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滕州机床“产业大脑”已上线发布,开发产业动态监测、机床云网等数字化应用场景。组织开展省级“产业大脑”建设试点绩效考核工作,完成有关“产业大脑”绩效自评。农产品(石榴)“产业大脑”入选省“产业大脑”建设试点。举办“数实融合全国行”(枣庄站)暨“工赋枣庄”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大会,会上农产品(石榴)“产业大脑”揭牌启动,锂电池制造和机床“产业大脑”上线发布。

  加快推进农产品(石榴)“产业大脑”建设,持续拓展枣庄高新区锂电池制造“产业大脑”、滕州机床“产业大脑”数字化应用场景。

  创新开展“技改荟、数智行”进企业活动,年内实施过500万元工业技改项目400个以上,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10个。

  1.创新举办“技改荟 数智行”走进企业活动,根据重点企业技改需求,组织20余家市级智能化技改服务商和金融机构开展供需服务对接,为企业量身定制改造升级方案。分门别类梳理技术改造项目,靠上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进项目加快建设进度。1-8月,全市共实施工业技改项目42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48.9亿元。

  加快芯恒基电子、鲁南超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增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入库培育企业20家,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300亿元。

  1-8月,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165亿元。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高新技术企业“登高”和“墨子创新”领军企业培育计划,推进科技企业数字化改革,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

  组织做好2024年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申报推荐工作。

  大力践行“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全面推广“入企e码通”,办好“企业家日”系列活动,积极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

  梳理汇总为企服务平台、各级惠企政策,更新完善《2024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惠企政策汇编》。举办枣庄市工业企业“8010”对标登高专题培训班,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分管负责人,各区(市)工信局、枣庄高新区经发局主要负责人,“8010”对标登高行动重点培育企业主要负责人共71人参加培训。指导市企业联合会组织开展“标准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共70名企业家参训。组织推荐14名我市中青年企业家在合肥和宁波参加第八期山东省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组织推荐4名企业家在青岛参加齐鲁经营管理人才训练营(第2期)。

  筹备开展好“枣庄企业家日”活动。继续加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力度,推荐我市中青年企业家参加省工信厅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适时组织开展枣庄市企业家座谈会活动。

  施行“周调度”机制,全面启动“信号升格”行动,进一步加快5G在城市区域覆盖深度和农村区域覆盖广度。1-9月,全市新建成5G基站1221个,累计建成8911个,实现城区和乡镇驻地连续覆盖、重点农村有效覆盖。

  加力推动城市新建、改造区域和农村区域5G网络延伸,持续在各区(市)城区深度部署5G基站,加大5G网络覆盖深度和厚度,加密在高铁车站、高铁沿线、高校、大型场馆等人流量较高5G基站数量。

  坚持“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实施石榴产业振兴工程,建设种质资源创新应用、精品种植生产、盆景盆栽和苗木三大基地,打造精深加工、产品贸易、文旅休闲观光三大中心,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引育、主体培优三大工程,规划建设石榴综合交易市场,积极开展石榴产业专题招商活动,加快实现全要素集聚、全产业融合、全链条增值,塑优培强“榴光溢彩田慢城”品牌。

  继续扶持吉美大健康、亚太石榴酒、晟达菲尔等现有石榴加工企业技改扩能,新建无菌冷罐装石榴饮品生产线,扩大我市石榴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对照“三张清单”(企业清单、项目清单、培育清单),立足培育壮大企业、提升产业品质、创建优质品牌、延长产业链条、服务项目建设,多措并举推进我市石榴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严格落实能效约束,有序推进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抓好水泥行业转型升级。多次到鲁南中联、华沃(山东)水泥、联合王晁水泥开展调研。目前,东郭水泥已完工并正式运行;泉兴水泥已于2023年10月完工并调试运行;华沃(山东)已于2023年9月动工,目前工程进度完成70%;鲁南中联已于2023年12月开始动工;联合王晁水泥已完成产能置换、立项等手续,正在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靠上推动水泥行业产能置换项目建设。全力推动鲁南中联、华沃(山东)、联合王晁水泥通过产能置换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项目建设,进而推动全市水泥行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

  邮政地址:枣庄市光明大道2621号 邮政编号:277800 网站标识码:3704000038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张家港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永联阀门荣获龙湾衬氟阀门创始人“行业贡献奖”

永联阀门荣获龙湾衬氟阀门创始人“行业贡献奖”

  2024年12月28日,由温州市化学与材料学会氟材料应用技术分会(以下简称“氟分会”)主办,温州市化学与材料学会、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温州湾新区 龙湾区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协办的温州市化学与材料学会氟材料应用技术分会第二次全体会员大会暨温州市第二届氟材料加工应用技术产业大会暨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大会在温州空港万豪酒店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