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开工即“满弦”奔跑“春天里”
2月8日,位于张家港高新区的东渡人才港正式启用;总投资10亿元的立万精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在张家港保税区开工;计划年产420余万件新能源热管理系统部件的朗信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在张家港经开区顺利签约。
一天之内,科创载体启用、项目开工、生产基地签约仪式相继举行,点燃了张家港市“‘干’字当头”的奋斗氛围。
2025年,张家港保税区共有重大项目71个,其中一季度计划开工17个。
张家港经开区紧盯总投资374亿元的52个重大项目,加快推动万诚科技、南洋航天航空线个项目一季度开工。
一季度,张家港高新区拟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超20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10个,服务业项目2个。
2025年,张家港市共规划实施重大项目293个,总投资超25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380亿元,数量和投资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新开工项目128个、年度计划投资15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29%。一季度,张家港市拟投产、开工和签约项目合计186个,总投资887.73亿元。
重点项目“百花齐放”,成为张家港市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2025年,张家港市入围江苏省重大项目8个,项目数为历年蕞多。”张家港市发改委主任曹鹰飞介绍,张家港市将牢牢牵住重大项目建设的“牛鼻子”,深入落实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机制,精准谋划一批利长远、增后劲的好项目,撬动更多有效投资,聚焦全生命周期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优质增量。
江苏朗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朗信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主要客户为行业头部车企,预计2026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将新增销售收入超5亿元。
立万精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生产基地 陈佳琪 摄
立万精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由江苏立万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是江苏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年产高性能精密管件12万吨,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额12亿元。
该项目引入第三方专业的智慧工厂设计,采用智能立库、“5G+工业互联网”等先进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进行、品质自动化管控。该项目还将使用国内外高端装备,实现零部件生产的低能耗和绿色化。
立万精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的开工建设正是张家港市开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项目之一。曹鹰飞介绍,在张家港市293个重大项目中,智能高端装备产业链项目延续了上一年的强劲势头。2025年张家港市新能源产业项目数较上年增长70%。
建设“创新张家港”——吹起“引才旋风”
总投资约12.58亿元的东渡人才港是张家港高新区近年来集中力量、重点打造的高品质人才社区。作为张家港市科创载体之一,东渡人才港目前已签约恪赛、肇观、中欧科技创新基地等项目26个,总投资近15亿元,其中7个项目已获评张家港市领军人才项目。
苏州泳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是较早入驻东渡人才港的企业之一。“目前,我们已经手握2.7亿元的合同。”苏州泳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大春表示,该企业在成立初期曾与多地进行接洽,但蕞终选择落户在张家港高新区,蕞主要的原因是当地政府提供了东渡人才港这样优越的办公环境,以及倾尽全力的帮助。“我们落户后,政府就帮助我们办理落实了多项专利,对我们的业务开展非常有益。”尹大春说,2025年上半年该企业计划再签下价值5亿元的合作合同,为接下来的发展夯实基础。
科技企业生产车间一角 施柏荣 摄
近年来,张家港市始终把科创载体建设作为吸引高端人才、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累计投用载体38家、面积达26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930多家,吸引高层次人才超4.5万名。这些科创载体犹如强劲的引擎,持续释放能量。入驻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多项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推动张家港市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在高端人才的引领下,各科创载体构建起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不同企业、科研团队之间频繁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孵化出众多具有高成长性的创新项目。依托科创载体,张家港市与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吸引力。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 作者:张静芳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系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现代苏州》杂志特约撰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由张家港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